吳漢章分析,區塊鏈技術發展多年,技術本身早已不是主要挑戰與障礙,關鍵在於如何確立區塊鏈的定位與營運模式,為此,內部花了約一年的時間,不斷地做研究、尋找最適合的應用場景。終於在今年六月,在區塊鏈即服務平的基礎上,開發出了「福爾摩沙鏈(Formosa Chain)」。
福爾摩沙鏈是一個採許可制加入的公鏈,由參與的企業成員,一起投票決定哪些企業可以加入,希望加入的企業都是站在產業創新的角度,而非炒作賺錢。
特色是每上傳一筆資料到區塊鏈上紀錄,只需要新台幣一塊,且可以直接使用新台幣付款,不需再轉換加密貨幣,採以量計價制,「一次信任,只要花一塊錢就能解決。」,吳漢章說。
之所以上傳一筆資料只收一塊,這是因為福爾摩沙鏈的角色是平台,並非要以賺錢為目的,真正有價值的金礦,是基於福爾摩沙鏈這個平台上的各種垂直應用。目前,台智雲已經鎖定七大應用場景,包括:能源產業、環境應用、健康醫療、ESG、智慧城市、學研教育、元宇宙。
以ESG來說,現在許多企業都會需要提交「供應鏈碳排數據報告」,這對取得融資、投資人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資料,但如何確保該企業上下游提供的碳排數據是可以被信任的,一直是一大難題,李立國認為,若能將第三方公正單位,以及企業本身提供的資料都記錄到鏈上,就能提供一個公開透明,能供檢驗的資料來源,是有潛力的應用之一。
李立國表示,目前已經有跟上述七大領域的客戶在陸續接洽中,並開始投入做POC(概念驗證),「有幾家已經快要商轉了。」他透露,目前福爾摩沙鏈還在beta測試階段,預計今年底會有合作消息陸續對外公布。
之所以取名福爾摩沙鏈,是因為台智雲想要打造一條具有台灣代表性的公鏈,存在的目的不是要賣技術,而是希望協助不同領域的應用落地,讓台灣的資料更加被信任,甚至發展出一整個資料生態系,而最關鍵的第一步,就是先在上述七大領域,推出代表性的案例。福爾摩沙鏈是否真的的成為國家級的公鏈?答案很快就會揭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福爾摩沙鏈(Formosa Chain)小檔案
進展時間軸
- 2019年6月:華碩雲端承接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「先進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主機與儲存系統第三期C標」,建置區塊鏈服務平台
- 2020年6月:華碩內部成立區塊鏈實驗室
- 2021年:尋找應用場景
- 2021年6月至今:台智雲基於區塊鏈服務平台,打造開放式許可鏈(福爾摩沙鏈),目前為Beta階段,與產業領域指標性用戶合作驗證中
合作新創名單
FST邦拓鏈、STARBIT思偉達、BaaSid博斯資安、KeyXentic關楗、ITM國際信任機器、BSOS灣谷、Aptan晟悅、Hoye和誼、Mermer墨沫、Chelpis池安
福爾摩沙鏈七大應用領域
能源產業、環境應用、健康醫療、ESG、智慧城市、學研教育、元宇宙